
生物制药废水处理方案
标签:制药废水处理
生物制药产业作为新兴的战略性产业,在研发与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成分复杂、浓度高、毒性强的废水。若未经有效处理直接排放,将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,威胁生态系统安全与人类健康。因此,探寻效率高、经济且环保的生物制药废水处理方案迫在眉睫。
一、废水特性分析
成分复杂:含抗生素、激素、生物毒素等,化学需氧量(COD)波动大,可生化性差。
水量水质不稳定:生产周期性强,间歇排放,污染物浓度变化剧烈。
毒性物质多:残留药物及中间产物对微生物有抑制和毒害作用,增加处理难度。
二、处理方案设计
(一)预处理阶段
格栅与筛网:设置粗、细格栅及转鼓式细格栅,拦截漂浮物、悬浮物与纤维杂质,防止堵塞后续设备,保障处理系统稳定运行。
调节池:构建大容量调节池,均衡水质水量,调节 pH 值至 6 - 9,稳定水温,为后续生化处理创造适宜条件。
气浮池:采用溶气气浮工艺,通过微气泡附着,去除废水中的油脂类物质、悬浮物及部分胶体物质,降低 COD 和 BOD,提高废水可生化性。
(二)核心处理阶段
水解酸化池:将废水中大分子有机物分解为小分子,改善废水可生化性,提高 BODS/COD 值,同时降低后续好氧段处理负荷。
厌氧生物处理
升流式厌氧污泥床(UASB):废水自下而上通过污泥床,微生物在颗粒污泥表面降解有机物,产生沼气。具有处理效率高、容积负荷大、能耗低等优点。
内循环厌氧反应器(IC):由上下两个 UASB 反应室串联组成,通过内部循环泵实现液体快速循环,提高处理效率与稳定性,适用于高浓度有机废水。
活性污泥法
传统活性污泥法:利用活性污泥中的好氧微生物群体,在曝气条件下降解有机污染物。控制污泥龄、溶解氧浓度及营养比等参数,确保处理效果。
序批式活性污泥法(SBR):按进水、反应、沉淀、排水和闲置顺序周期性运行,实现时间维度上的推流式处理,抗冲击负荷能力强,适应水质水量变化。
(三)深度处理阶段
混凝沉淀池:投加聚合氯化铝(PAC)、聚丙烯酰胺(PAM)等混凝剂,形成絮状体沉淀,去除废水中的悬浮物、胶体物质及部分溶解性污染物,进一步降低 COD 和色度。
过滤装置
砂滤:利用石英砂滤料截留水中残留的细小悬浮物,保证出水浊度达标。
活性炭过滤:通过活性炭吸附作用,去除废水中的异味、色度及微量有机物,提升水质感官指标。
消毒环节:采用次氯酸钠、紫外线等消毒方式,杀灭废水中的病原体微生物,防止病菌传播,确保出水卫生安全。
上述的生物制药废水处理方案结合预处理、核心处理与深度处理多段工艺,针对废水特性精准施策,实现了废水达标排放与资源化利用。在实际工程应用中,需根据企业具体情况优化工艺参数与设备选型,加强运营管理与维护,确保处理系统稳定运行,为生物制药产业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。
广州漓源环保技术有限公司专注于制药行业废水处理19年,目前已帮助众多制药企业实现废水稳定达标。如果您也有生物制药废水处理的需求,欢迎咨询漓源环保工程师。漓源环保工程师联系电话:辛工:13580340580 张工:13600466042